五星电视体育直播观看免费

临猗探路

【概要描述】

临猗探路

【概要描述】临猗探路

详情

  2021年,农业农村部全面部署启动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在全国遴选了72个县(市、区),摸索推进县域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实现路径。山西省仅有两县(市、区)入选,临猗为其中之一。

  两年来,在省农业农村厅和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指导和支持下,临猗县积极探索科技要素集聚、主导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型、创新驱动引领的新机制新模式,为全国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创造着“临猗范例”。

  “科技先行”,正让农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跨越到县域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县域主导产业的科技化,县域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能化,县域科学技术创新应用的制度化

  进入位于牛杜镇的临猗冬枣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大楼,一个个充满科技元素的实验室令人眼前一亮。

  临猗县林草发展中心主任姚锐君介绍:“冬枣试验站由占地1000平方米的八大实验室、1500平方米的智慧设施大棚和占地200亩的设施冬枣试验示范基地三部分所组成,去年9月建成运营。该站现有科学技术人员20余人,主要开展冬枣产业技术提升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

  提起临猗冬枣,大家耳熟能详。这个乡村振兴的“产业果”、特优农业的“品牌果”、农民增收的“致富果”,早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临猗冬枣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建立运营,正是临猗在冬枣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为这一产业赋予更多的科技力量。这也是临猗县在探索全国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先行县建设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临猗是农业大县,也是果业大县,耕地面积150万亩,水果面积110万亩,北方水果应有尽有,年产各类水果25余亿公斤,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县级之首。

  近年来,临猗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电商十强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先行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多项殊荣,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已经走在运城市乃至山西省的前列。

  “能通过层层选拔,入选全国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先行县,与临猗良好的农业基础和较高的科技现代化水平息息相关。”临猗县副县长史高川表示。

  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是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枢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要建成农业强国,必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则是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

  因此,开展先行县共建,探索县域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新路,是加快中国式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最具决定性的一环,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重大工程。

  先行县共建的重点任务主要为“八个一”,即制订先行县共建方案,探索一个技术支撑模式;开展科技短板攻关,解决一批技术难题;组织专家蹲点服务,建设一批展示基地;探索数字信息引领,建立一批智慧农业试验区;联合地方各级部门,建成一批技术服务平台;加强政产学研联合协作,发挥企业、社会的主体作用,依靠和发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生态环保技术革新,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立足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一批科技创业创新人才。

  ——县域主导产业的科技化。这是衡量县域产业发展现代化的最直观最主要的指标,是“物”的现代化;

  ——县域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能化。这是衡量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化的最根本最关键的指标,是“人”的现代化;

  ——县域科学技术创新应用的制度化。这是衡量落实创新驱动发展观最核心最长效的指标,是“管理”的现代化。

  “先行县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闯出一条县域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路子。”史高川介绍,这项工作由临猗县、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省农业农村厅共同建设。在共建过程中,各方发挥主体职责和优势,形成推进县域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省农业农村厅是先行县建设的具体组织主体,对先行县建设的成效负总责。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是先行县建设的技术责任主体,对科技供给和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的成效负总责。临猗县是先行县建设的任务落实主体,对共建工作任务落地、机制创新、模式创建负总责。

  “县委、县政府的格外的重视是基础,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技术人才支撑是关键,部省联络的协同支持是保障。我们要通过3年—5年的共建,力争形成一套可衡量、可考核、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先行县临猗样板。”史高川说。

  实现县域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绝不是喊喊口号、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只有下真功夫、花大力气,选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才能真正破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临猗县深谙此道。去年以来,该县立足实际,先后建成了临猗冬枣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临猗果业科技馆、临猗果树种苗馆……

  步入临猗果树种苗馆,世界通用的苹果育苗方式、育苗工艺流程、临猗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变化和新优势、临猗果业的虚拟空间三维展示系统等一一映入眼帘。

  “果树种苗馆是县委、县政府充分的发挥临猗全国果树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县的综合科技优势而精心建造的。种苗馆建成后,迎来了临猗果农、周边县果树种植技术人员等前来参观,目前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技术站站长畅元生介绍,种苗馆位于种苗研发温棚内,展馆面积600平方米。

  先行县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借鉴,需要各主体部门不断地突破、创新。临猗果树种苗馆的建设就是临猗县的一个创新之举。

  此外,为了推动共建一体化,临猗县联合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成立了先行县共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校(院)常务副校(院)长担任双组长,并由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委派专人挂职副县长具体主抓先行县各项创建工作。

  先行县共建领导小组成立后,出台了共建方案,明确了共建任务,梳理了共建清单,创新了共建机制,保障共建任务“时时跟进”“周周清零”。

  同时,县校双方还联合制定了县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发布了年度产业重大技术任务清单;探索推行“党政学产研企+农户”联合共建,实现有效服务产业、服务“三农”。

  ——依托共建搭平台。与山西农大、西北农林等科研院校常态化开展合作,搭建“一院两站三中心”六大服务平台,直接合作科研单位20余个,签订合作协议30余项,建立了多学科、跨领域的联合专家组,形成了技术攻关、人才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三大平台体系。

  ——围绕平台攻难关。依托、吸引北京农林科学院、山西农大等6个专家团队,长期跟踪服务,集中攻克了8项技术难关,培育“抗重茬”“双脱毒”优良苗木新品种,示范应用“地力提升”、种养循环“丰淋模式”、苹果“三新”等技术模式。开展“科技赋农、科技助企”行动,指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科学技术研发,加速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

  ——攻破难关强示范。打造了四大智慧试验区、十大示范基地,建立了省级科普惠农中心1个,先后争取省级“六新”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省校合作”高校科研平台延伸示范基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示范基地落地,小军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成功入选首批100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名单。

  ——示范带动育主体。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建设国家级家庭农场17个,国家级优质轻简高效技术示范园30个;培育省级以上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3家;发展各类标准合作社854家,销售额突破亿元以上的电商企业5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上,开展专业方面技术培训、职能技术培养和训练1600余人次,培育乡土专家、实用人才300余人次,高素质农民2万人次。在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培育上,组建了“三队”包联专家团队,累计下乡服务120余次,指导农户3600户,梳理农业生产实际问题50个,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

  ——高质高效抓推进。集聚县域力量,创新“三大机制”,全力保障先行县高效推进。一是定期会商机制,每年至少与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协调会商先行县共建工作两次;二是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责任清单、时间节点清单和问题清单,实现挂图作战、对表推进;三是跟踪问效机制,实行“两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报,一季一小结,一年一总结”,全程跟进,追踪监测。

  先行县建设并不是一套机制就能贯穿始终,它是动态的,要一直调整。比如在共建工作中发现的下列问题:

  临猗是果业大县,水果种类很多,主管部门也比较杂。苹果桃子梨等归县果业发展中心管,核桃柿子枣归县林草发展中心管,石榴归县农业农村局管。一个果品交易市场不可能只卖一种水果。这些水果从产业上分,能分清,但在服务上,又不分清;

  农业机构改革后,为充实乡镇力量,原来由县农业农村局等主管部门管理的农技人员下放,归各乡镇管理,造成每到统计小麦苗情、植保防病虫害等重要农时,各乡镇没有专门专业的农技人员去做这些工作,出现了业务断档,阻碍了农技下乡“最后一公里”;

  农村经纪人在客商和老百姓中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一支经纪人队伍,关乎农产品的质量,关乎农产品的销售,更关乎临猗农产品的品牌形象。而临猗的经纪人队伍管理尚需完善……

  “目前,针对出现的问题,临猗县正在制定处理方法,相信通过三方努力,强化科学技术赋能,所有问题会迎刃而解。”临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荆晓丽对此充满信心。

  冬枣管理成本降低20%,销售被全部买断;“丰淋模式”使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姚锐君介绍,这是研发人员用废弃果树枝、羊粪、菌粉进行发酵,已经试验成功的生物有机肥。目前这些有机肥已经给农户带来了效益。

  “我们合作社的200亩冬枣种植基地紧挨试验站,是试验站的试验田。”临猗县河东圣鲜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闫耀普介绍,试验站成立后,在合作社大棚内取土样,测量土壤中的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还对土壤湿度、棚内温度进行仔细的检测。他们检测的数据我们大家可以参考,对大棚进行水肥控制,管理更科学精准。

  河东圣鲜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目前共有冬枣种植基地200亩。其中,棉被钢架大棚3座45亩,双膜钢架大棚5座100亩,单膜钢架大棚3座35亩,露地冬枣20亩。

  走进一个棉被钢架大棚,矮砧密植的枣树并没有传统枣树的枣刺,一个个即将成熟的冬枣挂在枝头,煞是喜人。

  闫耀普说,合作社的冬枣不打膨大剂,不打催红剂,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冬枣。从今年的长势来看,枣的个头、口感都比往年好。这几天,枣农每天能采摘约一千公斤。今年的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15%左右,现在还没完全成熟就已经被全部买断了。“去年一斤6块钱,今年9块钱。成本降低20%左右,品质好了,效益提升了,这都是冬枣试验站的功劳。”

  河东圣鲜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冬枣大棚科技含量在不断变高。临猗县丰淋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淋牧业”)在养殖中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丰淋牧业是2012年成立的一家本土养猪企业。公司下辖两个配合饲料加工厂(1个10万吨,1个24万吨观光饲料厂);1个母猪场;11个生猪育肥场,固定资产2.5亿元,年产值过6亿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运营,辐射带动周边380余户养殖户发展养猪,年出栏育肥猪25万头,占到全县的40%,是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置身丰淋牧业单独设立的观光通道,记者看出,原料库、自动包装生产线、中控室、自动化散装塔等,完全实现了少人化管理。

  观光饲料厂厂长叶向东介绍,饲料厂的东边,是养殖场,排出来的废气经过环保处理,实现了零排放,循环利用,最后排放的物质,对环境没有一点副作用。

  “下一步,公司准备把饲料厂和养殖场连起来,以后的猪饲料会通过管道直接运输到养殖场,自动化程度会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丰淋牧业的规模猪场粪水还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丰淋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如今,采用无害化处理先进的技术,年解决能力达到6000吨以上的“丰淋模式”,已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提升攻关,使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临猗先行县共建效果已经显现。”史高川说,下一步,临猗将继续强化科学技术赋农,加快创建进度,努力推动先行县创建“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型”,切实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全力打造科技引领农业发展的“临猗样板”。

  ——模式上再优化。聚焦“人”“物”和“管理”现代化,以提高农业科学技术供给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推进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加强完善创建模式,持续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快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科技赋农新路子。

  ——创新上再发力。坚持把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全县农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难题,加强转化平台建设,及时发布科技需求,全力做好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引、用、留、育”四篇文章,让科技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底色和亮点。

  ——举措上再夯实。紧紧围绕“有共建规划引领、有优质主体带动、有专门团队推进、有专家团队联合支撑、有考核激励机制”的“五有标准”,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科技优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协调推进多方互联互动,不断推动全县农业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生态绿色化。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标注明确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五星电视体育直播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