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 行研 大骨科市场支柱?百亿美元运动医学市场深度研究

  • 上架时间: 2024-06-05 |   作者: 五星电视体育直播观看免费
    运动医学作为骨科创伤中的一个细致划分领域是近年大热的朝阳行业。Global Market Ins
  • 联系我们
产品描述

  运动医学作为骨科创伤中的一个细致划分领域是近年大热的朝阳行业。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表明,全球运动医学的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超过90亿美元,年均增速接近8%,远高于传统骨科(2-3%)和骨科耗材(5%)水平。90亿美元的市值预期占2018年全球骨科市场380亿美元的近1/4,且在预测期内运动医学的市场增速远高与传统骨科市场增速和骨科耗材市场增速。运动医学会否成为大骨科市场下一个支柱行业?

  2021年中国运动医学相关市场将达到人民币39.1亿元,年均上涨的速度超过22%。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全民健身运动成为一种时尚,慢慢的变多的人将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国务院公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预测2020年中国运动人口将达到4.35亿,这其中运动损伤发病率将占10-20%。此外,“吸金大户”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逐步推动选择成为职业运动员的人群数量。而职业运动员中运动损伤发生率高达85%。运动医学会否成为未来推动骨科领域发展的加速器?成为被国内外企业竞相追逐的产业蓝海?我们拭目以待。

  运动医学源于骨科创伤学, 由于运动创伤处理的问题都与运动有关, 在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原则、预后等方面又与普通创伤骨科不一样,为越来越好的处理运动性损伤,才将运动医学从骨科中分离出来。20世纪30年代运动医学成为一门完整的有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50年代以后,世界运动医学发展较快,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运动医学中心和研究所,不少大学也开展了运动医学的科学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

  运动医学一般适用于关节、软组织相关的损伤治疗与康复。运动损伤最重要的包含劳损、扭伤、脊椎溶解、脊椎滑脱、刺痛、椎间盘损伤等等。根据受伤部位对运动损伤进行划分包括:膝关节损伤、肩关节损伤、脚部和踝部损伤、背部和脊柱损伤、肘部和腕部损伤和其他。如膝关节: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游离体(滑膜软骨瘤病)等;肩关节:冻结肩、肩袖损伤、肩峰撞击征、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肩关节SLAP损伤;肘关节:骨关节炎、踝关节撞击症、踝关节不稳以及臀肌挛缩症、髋股撞击症等。

  运动损伤不仅发生在专业运动员中,在普通百姓中也非常多见,这些损伤主要影响诸如筋膜,肌肉,韧带,神经,腱等软组织,且产生的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其与其他创伤类、关节类、脊柱类等骨科疾病的对比可参照下表:

  数据表明,运动医学市场规模在2018年的全球市场总值超过59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据了全球运动医学市场30%的份额。2025年全球运动医学的市场将超过90亿美元。预计2019年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4%。Mordor intelligence研究数据对运动医学市场的增速更乐观,其预测2019-2025年运动医学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增长率高于传统骨科(2-3%)以及整个骨科耗材(5%)水平。

  美国是运动医学领域最大的市场,2018年占全球运动医学行业的区域份额超过30.0%。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数据,2017年,美国有52.6万人因锻炼和使用健身器材受伤,全年发生的运动损伤次数超过350万次。其中,儿童和青少年也是美国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群体。根据最近的研究,美国有超过3000万儿童和青少年参加某种形式的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儿童时期身体所受的损伤三分之一与运动损伤有关。

  欧洲是运动医学领域第二大市场。欧洲国家人口众多,从事包括足球、篮球,攀岩、划船、自行车等各种体育运动非常频繁。据估计每千名意外伤害中约有六种可归因于运动,例如攀岩,水上运动或与马术活动等。欧盟IDB(Injury datebase of European commission)发布的数据,每年约有450万15岁及15岁以上的人因运动受伤而在医院接受了治疗。此外,欧盟国际开发银行发布的《2016年青少年运动伤害统计》还表明,在医院治疗的所有与运动有关的伤害中,约40%是5-14岁的儿童。

  上图显示了全球各地区运动医学市场的增速水平,包括中国,日本和印度在内的亚太地区是全球运动医学市场增速最快的区域。2018年中国整个骨科市场的总值为262亿元人民币,其中创伤骨科、关节、和脊柱骨科是顶级规模的三个细致划分领域,市场规模均在70亿元人民币以上。中国2018年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21.2亿元,相较创伤、脊柱等骨科传统领域,我国运动医学的规模还较小,细致划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也尚少,但CAGR达24.3%,位居增速第一。

  根据南方医药所对中国运动医学市场2015-2021年的市场规模预测,预测期内年均增长率超过22%。预计到2021年中国运动医学相关市场将达到人民币39.1亿元。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热情日益升高,将会诞生大量的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人群,并进一步带动中国运动医学市场的发展。国务院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预测2020年中国运动人口将达到4.35亿。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曾在闵行区做过一项社区调查,发现运动人群达到38%,这意味1000万人当中就有380万人参与运动,据此按照10%的运动伤害发病率来计算,每1000万人中就有38万人会发生运动损伤。

  此外,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会成为中国运动医学市场发展的助推器。下图显示了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军事事业发展与体育产业的密切关系(圆形面积大小代表体育产业规模),中国处于红线的左侧远处,这说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体育产业作为吸金大户,近年赚足了长期资金市场和普通民众的眼球。体育产业的巨大经济价值将推升中国体育职业化运动的发展,将会产生大批以职业运动员为就业导向的年轻人群。《2009-2014健身行业产值规模》就指出经常运动的人运动损伤率达到85%以上,将会产生大量的运动医学市场需求和对更复杂运动损伤疾病诊疗技术的需求。

  1、前交叉韧带撕裂(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前十字韧带,又称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内,连接股骨与胫骨,最大的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它与膝关节内其他结构共同作用,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使人体能完成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下肢动作。ACL损伤极度影响了膝关节的稳定性,治疗不当将引起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前十字韧带断裂的根本原因是运动损伤,约占70%以上。患病人数最多的项目是篮球和足球。非运动损伤,包括交通伤,生产生活意外伤,约占27%。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依据数据统计,膝盖受伤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2018年占整个运动医学超过18.5%的市场占有率。其中一大部分归因于ACL损伤的治疗,十字韧带重建术营收达到19亿美金,占据最大比重。据NCBI称,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00,000至200,000例ACL破裂,每年的发病率约为3500分之一,大约5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费用来自ACL受伤。中国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方面,2017年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ACL重建年手术量达到10万例。

  前十字韧带完全断裂的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重建前十字韧带,在关节镜辅助下开展。 目前重建前十字韧带的手术方式包括:单束重建,双束重建等;两种手术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重建前十字韧带能选用的移植物材料包括:自体材料,如腘绳肌腱、自体髌腱等,效果最佳。如果多根韧带同时损伤可优先考虑加用异体肌腱或人工韧带等;重建前十字韧带要使用到的固定材料包括:金属界面螺钉、可吸收界面螺钉,EndoButton,Introfix等;

  半月板损伤也是膝盖部位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膝盖中有2个软骨环作为减震器,称为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分别位于胫骨内和外侧髁上。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对股骨和胫骨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并负责均匀地传递力量。

  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主要是间接暴力引起的。突然的动作发力及骨头间的研磨力量是半月板损伤的根本原因。在膝关节伸曲过程中如果同时出现膝的扭转内外翻动作,半月板本身就出现了方向不一致的活动,此时易引起半月板的损伤。半月板损伤主要是指半月板撕裂,常见的有横向撕裂、纵向撕裂、水平状撕裂、斜向撕裂等情况。半月板损伤常常会伴有前交叉韧带损伤等连带性损伤。半月板损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球类运动员及重体力劳动者如矿工、搬运工等。

  关节镜技术是最理想的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与外科处理手段。但关节镜不是半月板撕裂的常规检查手段。只有初步诊断为半月板撕裂后,通过关节镜证实诊断并一起进行手术处理,包括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关节镜下次全切术、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切术以及半月板移植术。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疾病,扭伤后可以发生很多种伤情,包括韧带损伤或断裂、骨折脱位,关节软骨损伤、肌腱损伤或断裂等。踝关节扭伤约占所有运动创伤的16%以上,每天约一万人中就有一例踝关节扭伤。如此算来,美国有27000例患者,中国则会有约130000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学院(ACFAS)的研究也表明,踝关节扭伤占急诊科总受伤人数的近10%。目前踝关节扭伤方面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为主,内侧韧带损伤较少见。

  此外跟腱断裂也是近年来较常出现的足踝部运动损伤疾病。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能承受很大的张力,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断裂。近年来由于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跟腱断裂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其中以运动员及武打演员更为多见。跟腱断裂通高发于年龄在30~50岁的男性患者。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为每年每2~10/10万人。跟腱治疗的手术方式多样,一般视术中探查所见跟腱损伤的详细情况而定,包括各种肌腱缝合术以及选择邻近其他腱性组织进行的增加肌腱强度的技术。除一些特殊情况,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佳。

  肩关节损伤指因肩部各组织包括肩袖、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因反复过度使用、创伤等问题导致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表现为肩部疼痛。常见的肩关节损伤有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冻结肩、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上盂唇从前到后撕裂(SLAP)损伤、肩关节不稳。中老年是肩关节疾病的好发人群。随年纪增大,肩部各组织包括肩袖、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其组织弹性逐步丧失,变得僵硬,从而更易受伤;其中上盂唇从前到后撕裂(SLAP)主要是由参与体育运动造成的一种肩关节运动损伤。目前用于诊断SLAP损伤的体格检查(O’Brien征)及影像学MRI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确诊依靠关节镜检查,并采取关节镜下SLAP损伤成形或修复术。

  运动医学相关的医疗器械产品品种类型繁多,按照使用方式大致分为四类:有源手术类器械(主要指关节镜系统,包括配套的刨削系统、射频消融系统等)、无源手术器械(关节镜下操作的配套器械)、植入类耗材和康复类用品。

  关节镜系统是运动医学诊疗领域的基础设备,可用于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关节清理检查等各种运动损伤类疾病。随着关节镜等技术方法的进步,在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医生能够开展各种关节损伤方面疾病的诊断与微创治疗。运动伤病的治疗由此迈上了新的台阶。

  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5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医师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医生将关节镜深入关节内,将探查到的图像通过关节镜后端的光纤传到外部显示器,再利用手术器械对关节检查和治疗。该器械从1970年开始推广应用。

  关节镜系统最重要的包含,数字化摄像系统、氙灯冷光源系统、关节镜、动力刨削系统、冲洗灌注系统、等离子射频汽化仪、手术器械、图像处理系统、手术支架系统等。其中,大关节关节镜大多数都用在膝、肩、髋关节。小关节关节镜大多数都用在肘、踝、指间关节等。目前,关节镜可开展手术关节镜检查、清理术、关节半月板成形、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半月板缝合术、关节僵硬关节内松解术、关节内游离体摘除术、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等等。

  由于运动医学主要是通过关节镜进行微创治疗运动损伤,关节镜系统的保有量和关节镜手术量是决定整个相关器械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各个医院关节镜系统保有量迅速增长,预计2019年将超过8000台,CAGR达到20%。

  据统计2017年,关节镜外科从业人员突破3000人,关节镜手术量达70万台,其中仅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方面,年手术量达10万例。

  虽然相较于美国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手术量上涨的速度上,美国仅有4.8%,而中国达到CAGR24.1%。

  尽管关节镜市场发展迅速,由于进口产品先入为主,中国运动医学市场目前仍处于进口厂家垄断的状况。国产品牌发展缓慢,其问题大多是受限于技术壁垒,对市场认知不足,产品注册周期长等因素。随着国内医保限价,和国家战略全力发展国产医疗器械,骨科领域国产产品逐渐挤压进口品牌市场,创伤领域国产的产品营销售卖份额已经实现反超,这也为国产运动医学未来的发展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

  人工韧带是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治疗的核心植入材料。人类在最初探索外科治疗 ACL 损伤时,便已尝试以人工材料作为移植物修复受损的韧带结构。1895 年,英国医生 Robson AM 对受损 ACL 进行原位缝合,德国医生 Lange F 利用“丝制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重建 ACL。

  目前国际上至少有 3~4 种人工韧带产品应用于 ACL 重建,包括日本和英国研发的Leeds-KeioTM人工韧带产品,法国医生研发的LARSTM人工韧带产品,德国医生研发的Trevira HochfestTM人工韧带产品等。其中,Trevira HochfestTM人工韧带和Internal Brace技术用于ACL重建的临床疗效有待研究证实;Leeds-KeioTM人工韧带用于ACL重建的疗效仍存在争议;LARSTM 人工韧带在中国应用最多,研究报道也多为积极肯定。传统自体移植物如 BPTB、HT 相比,LARSTM人工韧带重建ACL不仅在维持关节稳定性方面有更好的早中期疗效,而且在重返运动方面优势突出。但人工韧带重建ACL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韧带本身缺乏黏弹性、聚酯纤维有几率存在材料老化问题,这一些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LARSTM人工韧带在设计上模仿天然交叉韧带,双膝分开设计,分为骨道部和中央部;骨道部采用编织方法,中央部纵向走行的自由纤维并预先扭转 90°。用于ACL重建的LARSTM人工韧带根据纤维股数分为不一样型号,以 AC120为例,其力学强度高达5500N,近乎3倍于正常成人ACL。

  对于其他运动医学植入耗材的材料来说,既需要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又需要较强的可加工性。目前涉及的主要材料包括医用钛材、无机非金属材料(羟基磷灰石等)、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缝线用)和可吸收材料聚乳酸等。从材料的更新换代角度,在运动医学领域经历了钛合金→可吸收材料→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的变革,且替代过程仍在持续中。

  医用高值耗材多是植入人体的高风险医疗器械,优质的原材料能极大的提升植入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原材料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国内外的优质植入级原材料供应商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PEEK材料,目前能提供医用级别的PEEK材料的供应商数量更是屈指可数。而且每个成型产品对材料用料量较少,造成特殊类型的PEEK单价极高,进口品牌普遍垄断的格局。因此,在医保耗材控费的大环境下,掌握材料加工工艺是保证未来产品价格空间的关键。

  其中核心产品关节镜系统(包括主镜系统和动力刨削系统等)、重建系统(界面钉、带袢板)和修复类(半月板修复系统等)大多分布在在Smith&Nephew(施乐辉-英国)、Wolf(狼牌-德国)、KARLSTORZ(史托斯-德国),Stryker(史塞克-美国)等国外企业中。该领域国内企业起步较晚,涉足该产品的国内运动医学企业较少。

  提供运动医学植入产品的主要企业有Arthrex(锐适医疗-美国)、Medtronic(美敦力-美国)、Smith&Nephew(施乐辉-英国)、Depuy Synthes(强生旗下公司-美国)、Stryker(史塞克-美国)、Conmed(康美-美国)等。五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90%。随着中国运动医学植入物材料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公司也正在渗透市场。代表性企业有德美医疗、天星博迈迪医疗、瑞健马斯汀、利格泰等,以及上市公司中在运动医学有所布局的大博医疗、威高骨科等。

  施乐辉公司成立于1856年,目前在骨科关节重建、先进伤口管理、运动医学和创伤四大领域处于世界领头羊,占据运动医学领域全球第一。总部在英国伦敦,在32个国家设有办事处,现拥有约1.5万名员工,商品市场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先后分别在伦敦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Smith + Nephew的运动医学业务主要聚焦在关节修复,为外科医生提供了进行关节的微创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技术和植入物,包括修复软组织损伤和膝盖、臀部和肩膀的退化性疾病。Smith + Nephew在运动医学业务中代表性产品有手术成像系统、解剖ACL引导系统、髋关节缝合锚等。Smith + Nephew于2014年以17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运动医学产品制造商ArthroCare Corp(Nasdaq: ARTC),以加强其运动医学业务。2018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49亿美元,其中运动医学收入6.97亿美元,全球运动医学市场占有率占比26%。其他骨科业务收入14.5亿美元(膝关节、髋关节、创伤类)。

  锐适(Arthrex)成立于1981年,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那不勒斯市。Arthrex是一家拥有家族企业文化的私有公司,是骨科新产品研究开发和医学教育的领导者。凭借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治疗患者的企业使命,Arthrex引领了关节镜检查领域,公司已在关节镜和手术设备领域开发了7500多种产品。Arthrex专注于人工生物学和关节置换术,以及用来医治关节炎的产品。每年会开发1000多种创新产品和程序。Arthrex还在骨生物和关节成形术领域处于领头羊,并在关节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Arthrex90%以上的产品都是在美国制造的,现已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Arthrex的产品按照部位分成了肩、膝盖、肘、手腕、脚踝、臀部、骨科和影像学及切除。锐适在2017年全球骨科行业排名第五,出售的收益21.3亿美元。

  DePuy Synthes 是强生的子公司。DePuy Synthes 在关节重建、创伤、脊柱、运动医学、颅颌面、电动工具和生物材料领域提供全球最全面的骨科产品和服务组合之一。DePuy Synthes 在60个国家/地区拥有约18,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100亿美元。DePuy Synthes 每年在全球支持近一百万种骨科手术。2015年DePuy Synthes 收购了Olive Medical,获得了其可视化系统,延长了DePuy的产品线,推动DePuy进入了关节镜可视化市场,为患者的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小关节疼痛或受伤带来治疗服务。

  Stryker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Stryker的运动医学业务提供多种创新的运动医学植入物、仪器、手术和生物解决方案。Stryker的解决方案着重于对肩膀、膝盖、髋部和小关节的微创和开放性治疗。Styker提供全面和创新的产品和业务解决方案组合。为了加强其运动医学手术组合,Stryker在2019年年初收购了以色列的OrthoSpace。OrthoSpace专门为整形外科市场开发和推广简单的可植入、可生物降解的球囊系统。这起收购巩固了Stryker在全球骨科领域的MedSurge细分市场。该部门已包括手术设备,手术导航系统,内窥镜和通信系统,患者处理和紧急医疗设施,以及再加工和再制造医疗设施。除此之外,该部分包括用在所有医学专业的医疗器械产品。

  ConMed是一家专门从事外科和患者监护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销售的全球医疗技术公司。ConMed在整形外科、腹腔镜、机器人和开放外科、胃肠病学和肺病以及心脏病学和重症监护等专业领域均有布局,但很大一部业绩来源于骨科产品的销售。其运动医学产品有电动切除仪器、关节镜、重建系统、组织修复组、金属和生物可吸收的移植物,以及抛弃式的医疗相关这类的产品和液体管理系统等。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美丽的鹭岛——厦门,是一家以骨科、神经外科、微创外科为主的综合性医疗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具有竞争力的骨科植入物生产企业之一。目前也在骨科-运动医学开始布局,但尚无产品上市。

  德美医疗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骨科手术器械及康复类医疗器械研发商。德美医疗旗下拥有医品汇、德美运动医学康复室、德美研发中心等项目,利用超声波理疗设备、肌筋膜松懈术、关节松动术、肌力和本体感受训练等技术,为用户更好的提供退行性疾病、韧带撕裂、习惯性扭伤以及颈腰椎疾病等术前、术后检测设备及康复方案。德美制造是一家专业设计和制造运动医学手术器械、术中耗材和康复产品的厂商,自2015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关节镜手术和运动康复产品的研发生产,借鉴国际先进的技术理念。

  成立于2017年6月,与具有数十年运动医学产品制造经验的广州天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成立天星公司,专注致力在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六大关节领域为运动医学、创伤骨科医生提供整体的临床解决方案。天星公司基本的产品有刨削动力系统、射频消融系统、影像系统、水泵、PEEK界面钉、可吸收界面钉、金属锚钉、PEEk锚钉、可吸收锚钉、高强度缝合线、门型钉、人工韧带、微创手术器械等全方位有源器械、无源植入物、手术工具,力争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医学康复为一体的运动医学领域的民族企业领导者。公司坐落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现拥有高精尖的技术人员数十名,均为有多年国内外运动医学产品研究开发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成立于2015年7月,专注于PEEK等高性能聚合物在运动医学、数字化齿科修复材料和个性化人体植入器材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备运动医学高值耗材全产品线研发能力,拥有国内首个自主开发的无线结带线锚钉系统、界面螺钉产品族、带袢钛板悬吊系统等产品,未来公司将加大自主PEEK丝材制造个性化植入器材开发,成为全世界医用PEEK 3D打印技术领导者。运怡掌握了国际领先的医疗级PEEK造粒成型+超微注塑+3D打印+编织技术,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丰富的研发管线和技术储备,其自主的运动医学配套手术工具开发生产能力使其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简称Rejoin)成立于2013年,是高端骨科专用器械、切削工具、塑料工具和植入器件的一站式系统方案供应商。专注于人工关节,脊柱,创伤及运动医学领域。REJOIN通过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并持续扩展增值服务和解决方案,依靠在骨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经验、精密机加工能力、后处理能力及经确认的特殊过程等系统性资源,支持OEM客户不断克服在行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同时运用最新的技术打造医学教育平台,与医疗机构合作成立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心。

  未来几年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还会大幅度提升。运动医学市场发展较充分的发达国家目前因运动造成的运动损伤比率已经很高;发展不充分的如中国、印度等具有大量潜在运动人群的发展中国家,跟着社会生活的改善,人民参与运动锻炼的热情升高,运动损伤率也会随之上升。运动损伤率的提升将产生大量的运动医学诊疗需求,预计将进一步推到全球运动医学市场。运动损伤病例的增加也会提升整个运动医学行业人员素质,改善运动损伤疾病治疗的技术条件,慢慢的变多地患者希望采用计算机辅助机器人手术和运动医学产品以减少康复时间,住院时间并更快地回到正常状态活动。目前,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还处于较高的成本,专业医疗保健人员的素质水平还不高,在一段时间内会阻碍运动医学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可植入物材料技术,再生医学技术,机器人手术及相关医疗设施技术的发展,未来运动医学的市场规模将会呈现爆发性增长。

产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