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基地
  • 人脸识别增强实名认证 部分游戏设充值上限

  • 上架时间: 2024-06-02 |   作者: 五星电视体育直播观看免费
    未成年人使用各种手段冒用成年人身份绕过防沉迷系统,成为未保工作新挑战。 IC供图 今年
  • 联系我们
产品描述

  未成年人使用各种手段冒用成年人身份绕过防沉迷系统,成为未保工作新挑战。 IC供图

  今年6月1日,首次将在线游戏相关联的内容纳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版迎来正式实施第三周年。三年来,随着细化监管政策陆续出台和游戏企业的落实,在线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已有较大改善。

  《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游戏行业总体上从业者遵规自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步入常态化。《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研究显示,社会舆情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关注度下降70%,28.86%未成年人游戏消费减少,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保持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相关研究和用户在各类平台的实际反馈也显示,游戏企业一直在升级技术方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同时,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绕过防沉迷系统,成为未保工作新挑战。

  自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在线游戏的通知》发布以来,南方都市报持续跟踪未成年人在线游戏防沉迷议题,曾多次组织大规模游戏评测并发布研究报告,受到行业高度关注。在监管进一步具体细化、从业者遵规自律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步入常态化的背景下,南都此前测评发现的一些问题是不是有所改进?当下热门游戏在保护未成年人防沉迷上有哪些新手段?针对这样一些方面,南都湾财社记者近日对10款热门手机游戏进行了实测。

  回溯近年来相关政策,逐渐完备实名认证基础设施、加强实名认证强制性要求是防沉迷主线工作的一大重点。同时游戏行业、企业也对此高度关注,探索通过AI等技术方法加强对未成年冒用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的识别。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曾在2021年1月对国内13家游戏企业旗下的20款热门手游进行测评,彼时国家未成年人在线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尚未建立,测评显示当时20款样本手游虽都上线实名认证系统,但对身份信息审核的严格程度不一,存在不少漏洞。调查同时显示,大部分游戏都能够最终靠网络分享身份信息成功注册,甚至有网站号称可随机生成能“骗过”实名认证系统的身份证号码。

  这些问题也是此次实测的重点。实测结果为,10款测试游戏均在一加入游戏后就强制进行实名认证,实名认证未通过没有办法进行任何游戏内容。南都湾财社记者使用一当时号称能“骗过”实名认证系统的身份证信息来测试,实测全部测试游戏均注册失败。且部分游戏提示如多次输入无效身份信息将被禁止注册。

  同时,半数游戏通过技术方法,对网上能搜索到的实际身份信息进行判别,检出率较此前南都测试有所提高。记者使用新公布的“老赖”身份信息进行实测发现,10款测试游戏中有5款实现成功注册,4款腾讯系游戏显示“证件号已绑定超过上限”拒绝注册,网易系游戏“蛋仔派对”则直接显示认证失败。对此,记者通过一系列分析腾讯、网易游戏关于身份账号的注册认证规则发现,两家公司对身份证信息在认证基础上都有更多的限制措施,比如限制一张身份证可以认证的账号数量、限制认证后不得随意解绑等。

  此外,“蛋仔派对”游戏还在近期公告显示,为避免未成年人使用家里老人身份信息注册,专对于老年人注册出台了新规定,70岁以上的用户,在游戏注册环节将强制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对此,记者使用家中76岁老人的身份信息尝试进行注册,在输入信息点击确认登记后,系统弹出人脸识别验证,称“检测到账号存在安全风险隐患,需进行人脸识别。”同时还指出在该过程中将保护信息安全。经人脸识别实测,无对应人脸确实没办法完成实名认证。

  为限制未成年人利用租号买号平台使用成年人身份绕开防沉迷系统,在今年1月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下称《条例》)中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但在实际中,未成年人租用账号绕开游戏防沉迷模式的案例仍屡屡发生。

  记者在搜索引擎输入“游戏租号”关键词发现,可以轻易搜索到多家平台提供手机游戏租号服务。而实测进入多家游戏租号平台后,均提示“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且注册账号有必要进行成年人身份实名认证。

  不过,相比头部游戏内往往有一些冒用身份认证检测机制,租号平台的实名认证要容易很多,也不会在后续使用中触发验证机制。而且,未成年人只需使用父母或老人身份信息注册一次租号平台账号,后续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开防沉迷系统登录各种游戏。

  除租号平台外,记者实测过程中还发现,在苹果商店中,有多款名字不同的“套壳”上架应用,打开后均导入到某界面类似于二手交易买卖平台的游戏账号买卖平台。记者在该平台中搜索某款本次测试的游戏发现,平台有不少该游戏账号出售,而且在销售页面明确标注“可改实名”“无防沉迷”等“参数”,可见该平台有明确针对未成年人购买冒用账号的设计意图。

  据了解,目前为进一步防止未成年人冒用账号进行游戏,部分头部游戏厂家在游戏过程中加入AI巡检系统,对疑似未成年人操作的风险账号进行人脸识别等再验证。

  例如,《蛋仔派对》引入了“AI巡逻员”功能,实现全天24小时对游戏环境的持续监控,当AI系统检测到未成年人可能使用了成年人身份进行游戏时,即启动人脸识别验证,而租号平台没有办法进行验证。腾讯系游戏也有相关举措,其曾针对疑似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或手机在半夜偷玩游戏的行为上线“零点巡航”功能,也在之后升级为全天24小时AI巡航,通过在游戏中的系统检测为租号行为“打补丁”。

  今年,网易游戏率先宣布将积极落实《条例》要求,全线产品在防沉迷系统基础之上,全面增设“未成年人模式”,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一键内容屏蔽、“网易未成年人护航平台”管理、防网络欺凌等防护功能选项。

  实测显示,在使用成年人身份注册加入游戏后,10款测试游戏有5款在游戏游玩界面有明显的监护人模式入口,可在其中设置游戏时长限制、游戏充值限制等。另5款游戏则在用成年人身份注册后没办法找到监护人模式入口。其中,《开心消消乐》在游戏中有提示如未成年人游玩需要监护人陪伴等,但没有专门可控游戏时长、充值等的监护人模式。

  在有专门监护人模式的5款游戏中,网易《蛋仔派对》的模式入口最为醒目便捷,其设置在游戏主页位置,监护人能够迅速找到并跳转“网易家长关爱平台”进行有关设置。设置内容也较为丰富,在管理孩子的游戏账号下,可设置时长管理、消费管理、查询游戏/消费记录、账号实名查询等。平台还考虑到用户不知道孩子账号的情况,提供手机关联账号查询、手机健康模式等功能。页面显示未成年人护航平台累计服务家庭50万次以上。

  腾讯系4款游戏使用统一和账号相绑定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其优点是监护人只需一次将自己的账号绑定成长守护平台账号,让孩子统一以该账号登录腾讯系游戏,既能轻松实现对不同游戏的统一管理,较为便捷易操作。

  不过,在腾讯系4款游戏中成长守护平台的入口醒目程度并不一致。其中,在《吃鸡》游戏中,记者在游戏界面有必要进行两次点击才可以找到入口。其它3款游戏则在游戏界面要点击一次找到入口。家长加入游戏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成长守护”平台入口。

  以已经实施半年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来看,当前热门手游对“以醒目便捷的方式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的实现程度整体仍然较低。

  除了游戏时长限制,游戏充值消费一直是防沉迷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早在2019年监管就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进行了严格的金额限制。在《条例》中,也再次强调在线游戏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付费。

  在各款游戏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游戏时长限制的背景下,记者使用15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游戏账号,在周末允许进行游戏的时间内来测试。经实测,除《恋与深空》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外,其他9款游戏均在账号点击50元以上充值档位时弹窗显示超过充值限额。各款游戏对于未成年消费限制的监督管理要求均执行到位。同时实测显示,腾讯系游戏统一要求12岁以下禁止游戏内消费,在8岁以下禁止充值的监督管理要求基础上进行了主动加码。

  虽然对于未成年人账号登录的消费限制各主流游戏都已执行到位,但从部分投诉反馈平台关于手机游戏的相关投诉来看,用户对于未成年人操作手机进行大额游戏消费的投诉仍时有发生,其中不少都称是孩子操作了自己或家里老人的手机,从而进行大额消费。

  为尽量防止上面讲述的情况的发生,一些头部游戏厂商也开始探索将AI检测、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到充值环节,对疑似未成年人操作的账号消费限制进行加码。例如,《蛋仔派对》在现有的防沉迷措施的基础之上,逐步扩大AI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限制范围,增设充值上限。具体举措包括,针对已接入支付人脸识别的渠道,包括苹果、安卓官服和部分安卓渠道,用户在每日累计充值超过328元或每周累计充值超过1000元时,则新一笔充值需通过人脸识别验证才可继续流程。

  对此,记者做了实测,在《蛋仔派对》安卓官服充值328元后,再点击充值时弹窗提示:为确保账号安全,本次充值需进行人脸验证。验证失败后,没有办法进行充值,弹窗提示账号存在安全风险隐患,账号充值将受影响。《王者荣耀》则对老年人账号有明确的目的性充值限制,在月充值超1000元时进行人脸识别。记者使用76岁老年人账号注册《王者荣耀》后实测,在充值648元、348元后,再充值6元即超过1000元限额,此时游戏确实弹出了人脸验证窗口,显示“为保证您的支付安全,请先进行人脸身份验证”。

  对网络平台的监管是“堵”,对家长及青少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是“疏”,疏堵结合、家校社共同发力有利于“治标”又“治本”。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个社会的治理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是基础,但是教育才是关键。

  ——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主任、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

  通过对实名认证、充值环节、监护人模式等方面做评测,结果显示,网易系游戏《蛋仔派对》和腾讯系游戏《王者荣耀》等在监督管理要求基础上针对防沉迷进行了更多主动探索,整体表现位于第一梯队。其他游戏均符合监管对于未成年人游玩模式时长限制、充值限制等强制要求,但对于今年施行的《条例》中关于游戏应提供监护人管理相关功能的要求实现程度整体较低。

  《地铁跑酷》和《贪吃蛇大作战》由于在游戏开始阶段均会弹出购买消费弹窗,有可能造成使用成年人手机的未成年人误操作付费,以及《地铁跑酷》在商城充值页面没有理性消费提示,两款游戏在充值环节有所失分。《恋与深空》在游戏中提示仅供18岁以上的成年人游玩,也在实名注册环节禁止未成年人注册通过,相当于较监管要求主动提高了用户门槛。但游戏在默认用户都是成年人的情况下,如果被未成年人冒用身份登录,相应在适龄提示、冒用身份检测、监护人模式等方面功能相比有所缺失,因此在本次评测中得分不占优势。

  实测中发现,未成年人使用父母、家中老人手机或身份证来玩游戏,或者通过租号买号平台乃至黑灰产方式实现冒用身份仍较为容易。对此,实测中一些头部游戏主动探索的强化手段值得更多游戏借鉴:

  实名注册阶段,可对身份证号认证加强管理。例如实测中《蛋仔派对》和腾讯系游戏均可对重复认证身份证号实现识别并阻止认证。

  实名注册阶段,可对一些疑似冒用身份注册的高风险账号进行人脸识别。例如《蛋仔派对》针对70岁以上老人不擅长操作手机、容易被孙辈冒用身份注册的情况加入了人脸验证机制,实测认证不通过没有办法进行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可加入二次巡检功能。如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通过引入了“AI巡逻员”功能,可识别疑似未成年人冒用身份即启动人脸识别验证。

  应在游戏中设置监护人模式或者该功能入口,并将入口放置在游戏界面的醒目位置。例如“网易未成年人护航平台”和“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均可实现家长在游戏外一次绑定账号后,对孩子用该账号玩多款游戏可进行统一管理设置。

  游戏方可依据自己情况,针对高风险用户,在充值阶段设置门槛。例如腾讯系游戏统一将未成年人禁止消费门槛从8岁提高至12岁,针对60岁以上老年人账户充值进行人脸识别限制;《恋与深空》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等。

  为使测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次南都湾财社主要以第三方数据机构七麦数据发布的2024年1-3月中国区App Store iPhone游戏类下载量排行榜前10名游戏应用为备选库。从中按多次上榜、尽量多覆盖不同游戏公司为原则选取了10款当前热门游戏来测试。测试游戏包括《蛋仔派对》《地铁跑酷》《斗罗大陆:史莱克学院》《吃鸡》《金铲铲之战》《开心消消乐》《恋与深空》《贪吃蛇大作战-第二届贪吃节》《王者荣耀》《元梦之星》(按首字拼音排序)。测试中除测试租号平台和额外充值限制环节使用相关游戏安卓版官服App测试外,其他场景均使用iOS平台下载测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胖东来式爆改”开启!永辉超市七成商品被淘汰,于东来:日均营收可涨5倍,明年要让永辉所有门店不亏钱【附零售行业现状分析】

  抢走小演员角色,金晨被观众骂到“自闭”,庆余年这么大流量,愣是一点也不敢露面宣传

  苹果iOS 18“无边记”应用新特性:扩展Scenes功能、引入网格对齐

  实测:iPhone 用作 Mac 网络摄像头时 MagSafe 无法为其充电

  古尔曼称苹果iOS 18/macOS 15升级设置应用:重整布局、增强搜索

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