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 渝州瞭望台丨一场“麻辣鲜香”的大会 江津赢“麻”了

  • 上架时间: 2024-06-11 |   作者: 五星电视体育直播观看免费
    6月4日,一场在西部、乃至在全国农业行业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盛会如约而至,2024年中国·江津花椒
  • 联系我们
产品描述

  6月4日,一场在西部、乃至在全国农业行业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盛会如约而至,2024年中国·江津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下简称中国·江津花椒产业大会)在重庆江津隆重举行。

  来自四川、陕西、山东、云南等省份的产学研专家、花椒客商等相聚江津,以“椒”为媒,探讨行业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共商促进花椒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的有效路径。

  一批机构、项目在大会上授牌、签约,多项江津花椒的创新成果在大会上重磅发布,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产地交易临时市场同步开市。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在致辞中说,“江津花椒,香麻天下!”江津正深度布局,全力建设全国重要的花椒集散地和交易中心,打造花椒百亿特色产业集群,打响江津 “中国花椒之乡”品牌。

  江津青花椒,如何引领全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江津花椒产业,又有哪些新的“花”样?请跟随《渝州瞭望台》一起“窥斑见豹”,了解江津花椒产业为何“香”飘全国。

  在江津区各大花椒基地,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挂满枝头,连空气中也浸润了花椒的香味。行走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椒农们正有条不紊地忙活着,采摘、晾晒、装车……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江津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华龙网记者,江津青花椒麻香味浓,因“成熟期早、色泽青绿、芳香怡人、麻味适中、开口率高”等特点而闻名,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江津花椒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津区先后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殊荣。江津花椒是“中国气候好产品”、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华龙网记者从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了解到,“江津花椒”品牌价值为64.04亿元。

  品牌价值“绑定”的,是江津作为花椒综合管理技术、种植效益、单位产量最高、县域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中国花椒之乡”,全区花椒种植培养面积53万亩,年产鲜椒28.7万吨,占全重庆市花椒种植培养面积的51%,产量占60%以上,2023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2亿元,惠及椒农28万户。

  一棵小小花椒树,造福一方百姓,江津花椒已成为江津农业的主导产业。成绩的取得,却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国人餐桌必需品的花椒,近几年在市场却遭遇了行业低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魏安智在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建议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稳面积、提质量、抓龙头、创品牌、增效益”。

  “引领全国青花椒市场,让江津花椒品牌更有话语权。”有关行业专家分析道,这可能是江津举办中国·江津花椒产业大会的一个目的。

  其实,围绕种植、加工、市场、品牌、科技等环节,江津面对近年来市场发展变化,就在逐渐完备花椒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体系”上持续发力,提质增效,推动花椒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发展,农文旅“三融合”,积极打造并健全花椒全产业链,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江津区依托花椒产业优势,正着力构建以花椒产业为主的“一主两辅”特色产业体系,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花椒产业带共建为契机,构建江津花椒产业生态联盟,携手打造全国领先的花椒育苗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花椒绿色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花椒加工基地、全国花椒产销中心,推动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生态集群打造,带动重庆乃至全国加快青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传统产业更需要科技助力,江津花椒产业在科学技术创新的加持下,取得了丰硕的转化成果。

  在中国·江津花椒产业大会上,江津重磅发布了部分花椒产业重大科研成果:江津建成投用农药残留实时快速检测移动工作站;重庆选育出的首个香料化工专用花椒良种;三青花椒祛湿镇痛天然药物系列新产品成功开发;江津发展了舌尖新味道——江津花椒宴。

  江津围绕“产业要发展、企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的目标,依靠科学技术创新,赋能花椒品种选育、产品结构和副产物综合利用、花椒贸易流通等方面优化,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江津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充分的利用江津现有花椒产业资源与产业体系基础,结合物联网、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出资2000多万元,对花椒深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做了提档升级。

  该技改项目相关负责人说,技改围绕花椒智慧化种植、数字化生产、多元化销售、全方位监管的全产业链应用需求,结合椒农、企业、政府的不同客户的真实需求,开发智慧花椒产业云平台、智慧花椒产业数据库、智慧花椒产业应用系统,系统布局智慧花椒产业应用场景,打造一套具有江津区特色的花椒大数据平台,实现花椒全产业链的智慧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江津区花椒产业产、供、销一体化。

  为有效解决科技支撑问题,江津组建了全国一流的花椒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10余个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专家团队,构建起花椒产业全过程气象与农业科研试验体系、花椒产品研究开发体系、花椒气候品质认证体系。

  江津聘请了花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谢永红,引进了李培武院士、赵春江院士等专家,担当江津花椒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围绕花椒产业绿色化、机械化、数字化和高值化等方向进行核心技术攻关,解决江津花椒产业技术难题,取得了系列成绩。

  江津在全国率先开展花椒芽变育种和太空育种研究、花椒枝杆活性炭研发、出口花椒产品咸味香料研制和高香型青花椒酱、花椒芽菜生产技术及产品研发。

  除用作调味品,江津花椒现借助科研创新,开发出了保鲜花椒、鲜花椒油、花椒芳香精油、花椒除螨香皂、花椒除螨喷雾剂、花椒祛痘乳、花椒泡脚包、花椒啤酒、花椒面膜、花椒护手霜、花椒沐浴露、花椒身体乳等几十多个品种的系列新产品,平时丢掉的花椒嫩芽也被开发成花椒芽酱菜和芽苗菜,极大提高了花椒附加值。

  此外,江津还开发出花椒无抗饲料添加剂,能明显地增加肉鸡、生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量,改善鸡肉品质,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肉鸡、生猪免疫指数。“无抗”养殖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追求,相信这款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此次产业大会的压轴戏,是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临时市场开市仪式。随着与会嘉宾代表推动操纵杆,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临时市场宣告开市营业。

  一辆辆汽车,满载着花椒在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进进出出,外地客商与本地椒农纷至沓来,好不热闹……

  “随着江津花椒品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到访商家逐年增多,原有市场场地限制、开放管理、周边配套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显现,影响了客商对江津花椒的印象。”江津区相关负责人说,为推动产业聚集,提升江津花椒品牌形象,满足广大椒农、客商及花椒从业者的交易需求,重庆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项目应运而生。

  据悉,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项目占地约30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集商贸物流、会务会展、冷链中心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以“线下一座城、线上一朵云”为核心理念,构建全国花椒调味品及火锅食材综合商贸平台、大数据电子商务平台、调味品集散中心。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了一座总面积约6500平方米的产地交易市场,拥有109个交易经营商铺。市场内停车设施完备,可容纳小车350台、大车25台、三轮车80台。各个功能区域设置合理,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在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收了花椒,还能及时进行色选,开展市场贸易和物流运输。”一名外地客商樊金旗说,现在投用的产业城极大方便了花椒分级、打包、运输,十分省心。

  “不仅是客商能体会到方便,对每一位椒农,这里还提供椒农专区服务,交易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江津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随着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的不断建设完善,更能满足广大客商、椒农对花椒产业交易的需求。

  青花椒是江津区的特色农作物,当地的保鲜花椒产量占全国市场总份额的90%。随全国市场的饱和以及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这里的花椒产业逐渐将视野转向海外,开拓新市场。

  自2023年1月1日起,花椒有了税则本国子目“身份证”。贸易壁垒打通了,走出国门的花椒企业慢慢的变多,花椒的进出口贸易更便利。

  江津建成4个重庆市级农产品(花椒)出口示范基地、3个区级花椒出口试验基地和7个镇级花椒出口试验基地,打造优质(出口)花椒示范基地9000亩,优质的江津花椒源源不断走向世界。2023年,江津区花椒产品出口额超1000万元,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对江津花椒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在此次大会上,主持人还现场连线了身在泰国曼谷的重庆江津花椒客商,介绍了海外仓的建设运营情况。

  获得江津花椒出口示范基地授牌的重庆丰源花椒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保鲜花椒出口企业。该公司在在加拿大、韩国、泰国建成了3个江津花椒出口仓和1个中国台北仓,为江津花椒产品出口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通道。这也标志着江津花椒产品出口,向着更加规范化和规模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能让更多优质的江津花椒产品“走出去”,实现优质优价。

  举办中国·江津花椒产业大会,让全国花椒业界见证了花椒第一城的魅力和实力,在江津区政府副区长廖义伟看来,这只是开了一个好头,江津牵头、全国抱团,共同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花椒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才是根本目的。

  华龙网:花椒产业是江津农业第一产业,请问江津在进一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花椒产业上,有哪些重点?

  廖义伟:江津花椒经过30多年持之以恒发展,已成为全区农业第一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江津花椒”已成为江津的一张产业名片。

  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转变发展方式。江津将在现有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轻简化基础上,坚持过程绿色化、产品健康化,逐步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江津花椒产业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江津花椒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通知》要求,大力加强花椒精深加工,逐步推动花椒品种改良、花椒油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和花椒贸易流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花椒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要聚焦绿色化、健康化,逐步提升江津花椒品牌影响力,凝聚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要依法强化监管,充分的发挥花椒种植、加工、销售协会力量,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加快推进技术、产品、营销、核心机制等创新,进一步擦亮“江津花椒”产业名片,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华龙网:花椒是很多老百姓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请介绍一下江津发布的花椒农药残留实时快速检测移动工作站,对于保证食品安全有何意义?

  廖义伟:随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就花椒来说,农药残留情况一直为广大商家、消费者所关心。以往的农药残留检测方式耗时长、费用高,不能够满足花椒生产、销售需要。

  近年来,江津以提升花椒品质、降低农药残留为目标,探索走出了一条轻简化、绿色化、健康化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为解决花椒农药残留检测的难点痛点,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和江津花椒首席专家团队深入开展校地、院地合作,研发了花椒农药残留实时快检移动工作站,并首次在江津开展大规模实时快速检测。

  这个工作站,是质谱仪、快检离子源、气相液相控制系统、车载平衡系统和国际农药残留数据库的集成创新,它的检验测试范围、精度和稳定能力达到实验室检验测试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花椒产品上400种残留农药一分钟粉碎制样、一分钟涡旋萃取、一分钟填充柱净化、一分钟质谱检测、一分钟结果输出,切实解决了传统抽样送检耗时、耗钱问题。

  自6月1日全区花椒大面积采收以来,这个移动工作站已完成14个镇街、800个花椒样本的田间检测,从检测结果看,江津花椒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8%,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接下来,这个工作站将陆续到各个镇街开展上门检测,请市民关注、支持,共同保障江津花椒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促进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分种树,七分管。江津“小小花椒树”,可成为成长为“致富大产业”,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品种优势,离不开当地多年来坚持统筹规划、科创赋能、联动发展。

  江津花椒的出圈,为西部乃至全国的花椒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和新的解题思路。反过来,花椒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也为江津筑牢花椒产业高地提供了新的支撑。

  江津举办这场影响全国的花椒产业大会,可谓赢麻了,迭代发展的信心也更强了。

  两江潮涌,渝州葱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区县幸福之治,探融合发展之势。 瞭望渝州,看见远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全媒体时政栏目《渝州瞭望台》。以区县为样本,以成效洞悉发展之策,以对话论道繁荣之路,见证基层社会治理的提速增效,唱响巴渝大地经济发展的时代合音。读:言之有物的深度报道;看:融媒体多维度的呈现;问:区县主政者权威解答。

下载中心